禁区 3:别随便换垫材、挪笼子!
母鼠生崽前会自己用棉花、纸屑搭窝,这个 “育儿窝” 是它精心打造的 “安全区”。有些人为了 “干净”,产后第二天就换垫材,甚至把笼子搬到阳台、客厅 —— 环境变化会让母鼠 “应激”,比如突然停止喂奶,或者把幼崽叼到笼子的各个角落 “躲藏”。
正确的做法是:产后前 2 周绝对不换垫材,如果笼子里有粪便、食物残渣,用镊子轻轻夹走即可;笼子位置也别挪,哪怕觉得 “光线太亮”,也只在笼子外罩一层薄布(留通风口),别直接移动笼子。
必做好!5 个 “育儿细节”,帮幼崽健康长大
避开禁区后,做好这 5 件事,能大大提高幼崽的存活率,还能让母鼠产后恢复得更快:
1. 给母鼠 “补够营养”,奶水才会足
母鼠产后每天要喂 5-6 只幼崽,消耗的能量是平时的 2 倍,如果营养不够,会导致奶水不足,幼崽容易饿死。这 3 种 “下奶食物” 一定要喂:
高蛋白主食:把平时的鼠粮换成 “繁殖期专用粮”(蛋白质含量≥20%),每天再额外喂 1-2 颗水煮蛋白(别喂蛋黄,容易消化不良)、1 小段水煮鸡胸肉(撕成细丝,放凉后喂);
补钙辅食:每周喂 2 次 “面包虫干”(每次 3-5 条,别多喂,容易上火),或在水壶里加 1 滴宠物专用钙液(帮助母鼠恢复体力,避免产后缺钙抽搐);
补水关键:母鼠产后喝水量会增加,每天检查水壶是否有水,确保水是凉白开,每天更换 —— 缺水会导致奶水减少,甚至让母鼠口渴时咬伤幼崽。
2. 控制环境温度,别让幼崽冻着
幼崽出生后 10 天内没有毛,无法自己调节体温,温度低于 20℃就容易冻死。要把笼子放在 “恒温环境” 里:
温度保持 22-25℃:冬天可在笼子外贴一个 “宠物加热垫”(别直接贴在笼子底部,隔一层布,避免烫伤),夏天别放在空调风口下,可在笼子旁放一盆凉水降温;
给窝加 “保暖材料”:如果母鼠的窝不够厚,可在笼子角落放一些干净的医用棉花、无荧光剂的纸巾(别放毛线、布条,容易缠住幼崽的脚),让母鼠自己叼去搭窝 —— 别直接把棉花放进窝里,母鼠会觉得 “你在干涉它的窝”。
3. 别给母鼠 “分笼”,但要隔开公鼠!
有些铲屎官以为 “母鼠需要单独养”,会把公鼠和母鼠分开 —— 其实母鼠产后不需要分笼,但公鼠必须立刻拿走!公鼠留在笼子里,可能会:
骚扰母鼠,导致母鼠无法安心喂奶;
对幼崽产生 “攻击性”,甚至咬伤幼崽;
母鼠产后 2 周左右会再次发情,公鼠可能会和母鼠交配,对母鼠身体伤害极大。
正确做法是:母鼠生崽后,立刻把公鼠转移到另一个笼子里,等幼崽 21 天断奶后,再考虑是否让它们见面。
4. 观察幼崽状态,发现 “异常” 及时干预
虽然不能频繁偷看,但每天喂食时要快速观察幼崽的状态,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处理:
幼崽不动、身体发凉:可能是被母鼠弃崽了,用棉签蘸温水轻轻擦拭幼崽身体,然后把它放回窝内,观察母鼠是否会重新护崽;如果母鼠还是不搭理,可准备一个 “迷你保温箱”(用盒子装棉花,放一个暖宝宝,隔 3 层布,避免烫伤),人工喂养(下文会说);
幼崽身上有伤口:可能是母鼠喂奶时不小心咬伤,用棉签蘸一点 “宠物专用碘伏” 轻轻涂抹伤口,别用酒精(太刺激);
母鼠不进窝喂奶:观察母鼠是否有 “炸毛、躲在角落” 的情况,可能是应激了,立刻把笼子搬到更安静的地方,喂一点它爱吃的零食(比如冻干玉米),缓解紧张情绪。
5. 等幼崽 “睁眼断奶”,再逐步 “分笼”
幼崽出生后 10-14 天会睁眼,21 天左右会开始吃鼠粮,这时候就要准备 “断奶分笼” 了:
14-21 天:幼崽会跟着母鼠吃鼠粮,可在笼子里放一小碟泡软的鼠粮,方便幼崽啃食;
21 天断奶:把幼崽和母鼠分开,同性幼崽可以暂时养在一起(比如 3-4 只母幼崽住一个笼子),但异性幼崽必须分开 —— 仓鼠 30 天左右就会性成熟,不分开会导致近亲繁殖;
分笼后注意:幼崽刚断奶时,别喂太硬的食物,可把鼠粮泡软后喂,水壶换成 “小号滚珠水壶”,避免幼崽喝不到水。
特殊情况:如果母鼠弃崽,怎么人工喂养?
如果母鼠彻底弃崽(比如把幼崽丢在窝外,无论怎么放回去都不护着),别放弃!用 “人工喂养” 的方式,幼崽也能活下来:
工具:1ml 的注射器(去掉针头)、宠物专用羊奶粉(别用牛奶,仓鼠乳糖不耐受);
喂养方法:把羊奶粉用温水冲调(温度 38℃左右,和仓鼠体温接近),抽 0.1ml 到注射器里,轻轻捏开幼崽的嘴巴,缓慢推注(别太快,避免呛到气管),每 2 小时喂一次,夜里也要喂;
排便处理:幼崽不会自己排便,每次喂完后,用棉签蘸温水轻轻擦拭幼崽的肛门和尿道,刺激它排便,然后用纸巾擦干净 —— 不处理粪便会导致幼崽便秘死亡。
人工喂养很辛苦,但看到幼崽从 “花生米大小” 长到毛茸茸的样子,一切都值得!
最后想说:照顾仓鼠宝宝,“少干预” 就是最好的帮助
很多新手铲屎官会陷入 “过度照顾” 的误区:一会儿想帮幼崽挪窝,一会儿想给母鼠喂各种零食,结果反而让母鼠应激。其实仓鼠的育儿本能很强,只要我们做好 “提供营养、保持安静、控制温度” 这 3 件事,剩下的交给母鼠就好。
看着幼崽一天天长大,从只会吱吱叫的肉球,变成能跟着母鼠跑、会自己啃鼠粮的小毛球,那种成就感,只有养过的人才懂。如果你家仓鼠也生宝宝了,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 “育儿故事”;如果有不懂的地方,也可以留言提问,我们一起帮小仓鼠健康长大~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